183-3690-0216、183-3690-0216
公司简介
荣誉资质
服务项目
成功案例
行业新闻
回收知识
联系方式
在线留言
西安世界废品回收公司
183-3690-0216
联系人:石经理
手机1:183-3690-0216
手机2:183-3690-0216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

深圳罗湖棚改拆除:政府出资三百亿,已拆除500余栋房屋

发布时间:2017-05-06 08:24:20 人气:

昨天,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户改造(后简称“罗湖棚改”)新闻通气会在深圳举办。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在会上泄漏,自上一年12月20日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户区改造作业正式发动以来,到现在,棚改房子当事人补偿安顿协议签约率达97%;9.3万余居民根本搬离(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常住人口),近3300名师生在春节前一个月已妥善分流安顿;清空交给房子1100多栋,已撤除房子500多栋。

罗湖棚改何以被称“第一难”:体量巨大、产权杂乱、无法行政征收

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玉龙、木棉岭、布心三个片区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,截至罗湖棚改启动实施前,已建成楼宇1300多栋,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,涉及当事人8300多户,居住人口达9.3万人。罗湖棚改是深圳第一个棚改项目,又被业界专家称为“中国棚改第一难”。那么,它到底难在哪里?

贺海涛介绍,罗湖棚改是深圳建市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宗拆迁改造项目,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,导致目前国内其他地方的棚改经验无法直接参照运用。

首先是改造体量巨大,居住群体错综复杂。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,居住人口9.3万余人,房屋当事人不但绝大多数没有居住在这里,还有一些当事人散布在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,而且房屋控制人多为“大房东”“二房东”,租住人员都是社会收入最低阶层,人口流动性大,彼此陌生。此外插花地内还有2所学校、6所幼儿园,包括超市、诊所在内的1125家擅改经营性门店,各类群体在一个政策平台上解决诉求,难度非常之大。

其次是产权关系杂乱,矛盾纠纷问题重重。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历史上管辖单位变动频繁,棚户区内13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物,经过多次拆分和交易,人、地、房对应关系混乱,大的拥有上万平方米的房屋,小的不足7平方米,还有铁皮房、阁楼等各种房屋类型,但当事人都是通过交易获得,也有利益预期和诉求。此外,因棚改引发了很多房屋产权争夺战,棚改签约期间,民事诉讼不断,有不少房屋因难以确定当事人成为争议房,不先理顺法律关系就难以签约。

三是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为主,行政征收无法直接实施。全国各地棚改普遍采用“行政征收”方式,即由政府对合法建筑予以“行政征收”后再实施棚改。而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有红、绿本证书的只有800多户,“行政征收”的常规棚改路径只能解决5%的建筑面积,剩余的95%都是历史遗留违法建筑。如果按照法律规定拆除,将面临巨大的现实阻力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较大范围的社会稳定问题。

由此可见,罗湖棚改与全国任何地区的棚改相比,都存在根本性差异,其改造难度之大、任务之重,为全国首例。

为何再“难”也要推动?违建集聚 属省级斜坡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

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后,出于特区管理的需要,经国务院批准,深圳市从1982年开始历经数年修建了以铁丝网为界的特区管理线,俗称“二线”。当时因资金不足和便于修建,“二线”并未完全与行政区划线相吻合,致使特区管理线与行政区划线不一致,形成了一些管理上的“真空地带”,即通常所说的“二线插花地”。

随着特区的快速建设和发展,“二线插花地”区域的土地和房屋价值日益显现,一些当事人利用行政管理上的真空大肆抢建,最终形成了玉龙、木棉岭、布心三大违法建筑集聚区。

直至2003年,深圳市委、市政府才明确将其交由罗湖区管理。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户区是深圳原特区内唯一的“广东省斜坡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”。

棚改是纯公益性:资金300亿元均由政府投入

记者了解到,罗湖组建了3400多人的棚改工作团队,投入棚改的处级、科级干部占全区总量的四分之一。棚改项目启动后,现场派驻了10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律师及超过10名专职政府法务人员对操作全过程进行合法合规性管控,以最大程度控制法律风险。

贺海涛强调,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,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户区改造是为了彻底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,所以改造需要的约300亿元资金均由政府投入,所有的签约谈判、房屋拆除、当事人回迁等全程工作均由政府主导,纯公益性是罗湖棚改的突出特点。记者了解到,罗湖棚改未来规划除了回迁安置建房和保障房建设,不销售1平方米商品房。

棚改区预计明年2月

完成施工许可报批

按照《深圳市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安排,下一步将按时间节点继续推进可行性研究(6月9日前)、方案设计(11月12日前)、初步设计(12月30日前)、施工图(2018年1月30日前)、施工许可(2018年2月21日前)等各阶段工作。明年2月份完成建筑工程许可报批,取得施工许可后,预计3年内完成项目的工程建设。

改造完成后,原本各类隐患叠加的棚户片区将变身为安全宜居社区(其中玉龙片全部位于垃圾填埋场防护范围内,规划功能为发展备用地,当事人统筹安排至布心、木棉岭片区)。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,整个规划建设将采用街区制、海绵小区、智慧小区、地下综合管廊、绿色建筑、建筑工业化、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七大新兴技术规范,建成总建筑面积125万~152万平方米的国际化人居环境示范社区。

上一条:已经是第一篇内容了

下一条:中高考期间,西安各种拆除作业必须停工

返回列表
西安废品回收